—— 广东葛仙堂健康股份有限公司的实践与探索
在国民经济发展体系中,生产加工企业是连接产业链上下游、支撑民生消费与社会运转的核心基石。近日,本节目组市场调研主任姚金刚、市场调研副主任张建华,应广东葛仙堂健康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 “葛仙堂”)董事长赖忠良、总经理朱格的邀请,深入企业开展实地考察与调研,探寻其在药食同源领域的发展路径与品牌建设经验。
实地探访:全链条布局彰显企业硬实力
走进葛仙堂厂区,整洁规范的环境与有序运转的生产场景扑面而来:生产设备配套齐全且维护精良,检验室、研发中心、生产保障部、销售服务团队等职能部门配置完整,从源头到终端的运营体系一目了然。尤为亮眼的是,企业构建了 “原材料种植基地 — 研发 — 生产 — 检验 — 销售” 的全产业链闭环 —— 专属种植基地保障原料品质可控,研发团队专注技术攻关,生产车间宽敞明亮且严格遵循标准化流程,每一个环节都彰显着对 “品质” 的极致追求。
调研中,“传承葛洪千年养生文化” 的理念贯穿企业产品与品牌建设始终。以葛仙堂姜茶为代表的核心产品,正是将传统养生智慧与现代食品工艺深度融合的成果,既保留了草本食材的天然属性,又契合当代消费者的健康需求。此外,厂区内展示的 “广东省食品安全排头兵”“广东省保健食品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”“2012 年度广东省最受欢迎产品奖” 等荣誉标识,也从侧面印证了企业在行业内的认可度。
企业深耕:从 “合规经营” 到 “品牌标杆” 的进阶之路
据朱格总经理介绍,葛仙堂的发展历程沉淀着二十余年的专注与坚守:企业始建于 2000 年 12 月,前身为博罗罗浮山双梅爽保健食品有限公司,厂区占地达 100 余亩,核心业务覆盖药食同源食品、保健食品的生产与销售,同时兼顾农产品收购及食品出口,是惠州市首家药食同源食品生产企业。
多年来,葛仙堂始终坚持 “研发 + 种植 + 生产” 一体化运营模式:在原材料端,投入资源建设专属种植基地,从源头把控食材安全与品质;在技术端,组建专业研发团队,持续投入人力、物力与资金攻克工艺难题,推动产品迭代升级;在生产端,以严苛标准落实每一道工序,确保产品质量稳定。这份坚守换来了市场与社会的双重认可 —— 企业不仅实现产品产销规模稳步增长,更斩获 “广东省食品安全先进单位”“广东省食品文化遗产”“广东粤字号农业品牌”“博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”“非遗文创榜样” 等多项重量级荣誉,还在惠州守信企业评选中位列第一,成为药食同源领域 “品质与信誉并重” 的典型代表。
专家建言:以 “名牌思维” 筑牢食品安全防线
对于葛仙堂的发展成果,姚金刚主任给予高度评价,并结合行业现状提出深刻见解。他指出:“当前中国市场不缺‘品牌’,但缺乏具有高知名度、高公信度的‘名牌’。对企业而言,树立品牌意识只是第一步,更关键的是聚焦‘名牌打造’—— 通过强化产品品质、优化品牌传播、提升用户信任,让品牌从‘被认知’走向‘被信赖’,最终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核心保障。”
谈及食品安全这一核心议题,姚金刚主任援引 “民以食为天,食以安为先” 的传统智慧,强调:“食品是民生之本、生命之源,既承载着千万家庭的幸福期待,也是社会繁荣稳定的重要基石。食品安全从来不是‘企业单打独斗’的事,而是一场没有旁观者的‘全民战役’—— 需要政府出台严格监管政策筑牢制度防线,需要企业坚守‘良心担当’落实主体责任,更需要消费者主动参与监督、传递健康理念。唯有三方协同发力,以最严格的标准、最严谨的态度守护‘舌尖上的安全’,才能共同构建健康、安全、放心的食品消费环境。”
结语:以企业实践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
此次实地调研,不仅展现了葛仙堂在药食同源领域的扎实布局与责任担当,更折射出中国食品企业 “从做产品到创名牌” 的转型方向。在产业融合加速推进的当下,期待更多像葛仙堂这样的企业,以 “名牌建设” 为引领、以 “食品安全” 为底线,深耕细分领域、完善产业链条,为推动中国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、打造更多享誉国内外的 “中国名牌” 注入新动能。
转载请注明来源:新华社客户端高端访谈·观澜节目组 图文 /姚金刚 张建华